•   

「開戶難」千夫所指 銀行啞子吃黃連


(星島日報報道)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皆為利往!銀行作為商業機構又豈會「嫌錢腥」?可是,今年來不斷有中小企投訴到銀行開戶猶如「過五關斬六將」,遭銀行諸多刁難,最終驚動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呼籲銀行要手鬆一點,須平衡「迴避風險」與「普及金融」。銀行界啞子吃黃連有苦自己知,抱怨他們只是嚴遵監管要求,反過來卻遭當局指處理過緊。不過,為了滿足金管局前線審查人員一絲不苟的查問,唯有繼續從嚴處理戶口事宜。

近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籌集資金的國際標準不斷收緊,香港於2012年落實反洗錢條例刑事化,促使銀行加強對新舊客戶的盡職審查,以致近年到銀行開戶的手續較以往繁複,加上國際銀行如滙豐及渣打同時須遵守總行或海外監管當局的要求,尤其兩行數年前因反洗錢不力而被美國重罰兼有延後起訴協議在身,為免再行差踏錯,其規避風險意識異常高。

在環球監管新規定下,企業很多時因資料、文件不全而未能成功開戶,令中小企開戶難的問題不斷發酵,最終金管局要插手理順,傳該局敦促滙豐盡快處理好問題,滙豐亦四出向各大小商會解釋做法。事實上,其他本地銀行對開戶及維持戶口的處理也絕不寬鬆,同樣令企業及個人客戶有不愉快的體驗。陳德霖早前就列舉出多個實例,如有市民收到開戶銀行的信件,要求回答長達十多頁鉅細無遺的問題,包括幾十年前第一份工作至今的入息和所有資產買賣資料等,令客戶不勝其擾。有見及此,陳德霖呼籲銀行迴避風險的同時,須實踐「普及金融」,為客戶提供基本的銀行服務。金管局又於9月時發出指引,建議銀行不應採取一刀切的反洗錢措施,並強調銀行採取風險為本的方法,絕非等同「零風險」,應兼顧風險為本及公平待客的原則。

多名銀行家不約而同地表示,銀行出現開戶審批過嚴的文化,某程度與金管局一些前線審查人員對政策指引各自解讀有關,是當局的政策與監督層面出現溝通不足所致。一名銀行高層坦言,不是銀行想用過嚴尺度來審核客戶的開戶申請,銀行都是「依法辦事」,例如每逢客戶開戶,都要查問其資金及財富來源,若客戶是家庭主婦資金來自丈夫,銀行便要了解其丈夫的背景。銀行都嘗試簡化開戶的程序,但若不問清楚,金管局的前線人員現場審查時,便會質疑銀行未依足程序。

對於高風險的行業,金管局一方面呼籲銀行不應歧視,但前線人員則一律嚴審,舉例替找換店開戶,金管局的前線人員便會問銀行「你怎知找換店有沒有向其客戶做足盡職審查?你又如何確定客戶資金無問題?」總之就是「打爛沙盤問到篤」,銀行也不知如何應對。

另有銀行家指,金管局下層的執法者與上層的政策原則脫節,每次當局審查人員到銀行現場審查,事無大小都要質問一番。他慨歎銀行又豈會不想多做生意,亦明白在全球監管大氣候之下,嚴格的盡職審查是合理的,但審查人員實在拿捏得太緊,銀行稍為鬆手,只會招致他們的質詢,故銀行只能從嚴辦事。

金管局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,該局採用風險為本方法監管銀行的反洗錢相關管控措施,而在監管過程中會考慮到銀行能否遵從風險為本的主要原則,包括區分個別客戶的風險,實施與客戶風險水平相稱的盡職審查措施,並非要求達致「零風險」。立法會銀行界議員陳振英表示,期望金管局總結相關經驗後可提供更多實例,讓銀行職員、客戶,以及金管局的前線執法人員都能有更好的掌握,令各方有清晰的劃線。

據消息透露,金管局較早前跟進銀行的實際做法與有關指引可有存在差距,並要求銀行須向金管局匯報,估計當局之後將再有跟進行動,而銀行界處理客戶戶口事宜,仍只能在監管當局上層籲寬,下層從嚴的夾縫中前進。

資料來源:星島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