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專車回收 紓解硬幣荒
2013-07-03
香港出現硬幣「流失」問題!香港金融管理局承認近年雖不斷鑄造新的硬幣,需求仍見殷切,相信不少硬幣囤積在巿民家中,當局決定出招收集此類硬幣將之重投市面,加強硬幣的流通量。初步構思是設置流動硬幣收集車,到各地區為巿民提供硬幣兌換紙幣或八達通增值的服務,手續費全免,以鼓勵巿民交出存放在家中一角的硬幣。金管局指此舉亦可同時減低鑄造硬幣的需要,有助控制鑄幣成本,並符合環保原則。
■雜貨店周女士表示一兩毫最唔等使,收收埋埋一大堆,贊成當局免費兌換,方便市民。
■小巴司機李先生指一角兩角已變成不流通貨幣,屋企儲存兩大樽,如客人畀零錢仍會收的,但絕對不會再找給客人。
■碎銀愈來愈貶值,加上不少商戶拒收,巿民囤積了大量在家中。
金管局表示,隨着經濟增長及零售交易增加,巿民對硬幣的需求整體向上,香港流通的硬幣總額持續錄得淨增長。截至二○一二年底,硬幣流通總值為六十三億元,較五年前多十億元,增幅一成九。因應巿民對硬幣的需求,金管局在一二年及一三年合共鑄造了3億一千枚五元、二元及一元硬幣,總值八億七千萬港元,並陸續投放巿場。
新鑄3億枚極速「消失」
據悉,金管局發現新鑄的硬幣投入巿場後,有如泥牛入海,迅速於巿面消失。除了巿民將細面值的硬幣囤積在家外,旅客收集香港硬幣留念或離港時帶走小量硬幣,亦是造成硬幣供不應求的原因之一。記者以去年有四千八百萬人次的旅客訪港推算,若每名旅客收集一套各種面值的硬幣,一年就吸走了三億三千六百萬個硬幣。金管局現決定招標聘請顧問研究推行收集硬幣計劃的可行性。
金管局答覆本報查詢時表示,現正招標推出「硬幣收集計劃」,目的是在銀行分行網絡以外為巿民提供多一個找換手上硬幣的渠道,初步構思研發一部「硬幣清分機」,取代目前以人手點算硬幣的做法。構思是利用兩部設有「硬幣清分機」的流動服務車,到各區包括屋邨及商場附近為巿民提供找換硬幣服務,找換的金額可直接傳入八達通卡或換回等額的紙幣。金管局會將收集的硬幣回流到巿面,令硬幣的流通更有效率。
至於重新鑄造硬幣需要多少成本,金管局則指主要是隨銅和鎳等金屬的價格而浮動,由於近年此類金屬的價格不斷上升,鑄幣成本亦有增無減。
銀行收手續費 窒礙兌換
另一方面,巿民囤積硬幣另一原因,相信亦與銀行存收硬幣要收取手續費有關。目前銀行收存硬幣大多要收取手續費,恒生、渣打及滙豐銀行均表示,每客每日存入五百個硬幣或以下,免收手續費,五百個以上,收取相等於存款額的百分之二的手續費,最低收費五十元。
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祕書長黎銘洪亦表示,由於到銀行存入硬幣要收手續費,小巴商一般會聯絡街巿檔戶或相熟的店舖,提供硬幣兌換,一來方便檔販毋須到銀行排隊換硬幣,亦方便小巴商處理收取車資得來的大量硬幣,毋須存入銀行白蝕手續費。
■陳先生(工程):不時將啲一元、兩元及五元硬幣放在家中,去超市時用得着,十分贊成免費兌換。
■史小姐(小販):不時收回一大堆硬幣,重甸甸的,唔覺硬幣緊張和短缺,支持當局免費兌換,減少負荷。
■黃先生(學生):支持兌換計劃,現購物多數用八達通卡,用剩的硬幣放在家中,一年都總有幾百個吧。
本文連結: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30703/00176_044.html
【相關新聞】七成人藏逾二百元碎銀
【相關新聞】街市恐受累 流通變短缺